新高考赋分制分数的计算方式通常如下:
1. 确定原始分数范围:将所有考生的原始分数进行排序,确定原始分数的最低分和最高分。
2. 设定分数段:根据原始分数的分布情况,将分数段划分为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一个赋分值。
3. 计算每个分数段的赋分值: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之一来计算每个分数段的赋分值:
线性转换法:将原始分数段的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转换为赋分制的最低分和最高分,然后根据分数段的长度进行线性插值。
曲线转换法:将原始分数段的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转换为赋分制的最低分和最高分,然后根据分数段的长度进行曲线插值。
标准分数法:将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数,然后根据标准分数对应的赋分值进行计算。
4. 计算考生赋分: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确定其所在的分数段,然后根据该分数段的赋分值计算考生的赋分。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原始分数最低分为50分,最高分为100分,赋分制的最低分为60分,最高分为100分,分数段分为三个区间:
50-70分对应赋分60分
71-90分对应赋分80分
91-100分对应赋分100分
如果某考生的原始分数为85分,则该考生所在的分数段为71-90分,对应的赋分值为80分。
具体的赋分制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和科目而有所不同,请以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具体规定为准。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