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一部经济学巨著。以下是《国富论》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1. 分工(Division of Labor):指劳动者在某一生产过程中,各自承担特定工作环节,以提高生产效率。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2. 市场(Market):指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在《国富论》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
3. 价格(Price):指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比例。斯密认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4. 价值(Value):指商品或服务在满足人们需求时的效用。斯密提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
5. 生产成本(Production Cost):指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投入,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
6. 利润(Profit):指企业从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净收益。
7. 工资(Wage):指劳动者为获得劳动成果而获得的报酬。
8. 资本(Capital):指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资源,包括货币、机器、原材料等。
9. 土地(Land):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藏、水资源等。
10. 自由竞争(Free Competition):指市场中的竞争不受政府干预,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
11. 国家财富(National Wealth):指一个国家拥有的物质财富,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
12. 自由放任主义(Laissez-faire):指政府不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让市场自由调节资源配置。
《国富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视为经济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斯密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如分工、市场、价格、价值等,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