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解析:资产类科目应用详解
在初级会计实务的考试中,资产类科目是考生们普遍关注的重点章节。这一章节涵盖了企业资产的基本概念、分类、核算方法以及相关会计处理,对于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至关重要。以下是资产类科目中常见的5个高频考点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资产类科目高频考点问题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问: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答: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即按照购置固定资产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资产类科目高频考点问题二:无形资产的摊销
问: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有哪些?
答: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主要有直线法、产量法、使用年限法等。直线法是将无形资产的成本平均分摊到其预计使用年限内;产量法是根据无形资产产生的产品产量进行摊销;使用年限法是根据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进行摊销。
资产类科目高频考点问题三:存货的确认和计量
问:存货的确认条件是什么?
答:存货的确认条件包括:存货已为企业拥有或控制;存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存货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和可变现净值法。
资产类科目高频考点问题四: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问: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要求包括: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和转换等。
资产类科目高频考点问题五: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问:固定资产折旧有哪些常用的折旧方法?
答:固定资产折旧的常用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预计净残值后,平均分摊到预计使用年限内;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进行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半为基数,按双倍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预计净残值后,按照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进行折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