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是财务会计领域中的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它们在目的、手段和影响上存在一些区别:
1. 目的:
真实盈余管理:通常是为了操纵收入和费用,以达到特定的财务目标,如提高股价、满足分析师预期、获得贷款或其他融资等。
应计盈余管理:主要是为了操纵利润表中的利润,通常是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提高公司的财务表现。
2. 手段:
真实盈余管理:通常涉及实际交易,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改变销售和采购时间等,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量。
应计盈余管理:通常涉及会计估计的变更,如改变折旧方法、调整坏账准备等,这些变动不直接影响现金流量。
3. 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由于涉及实际交易,因此更容易被外部审计师发现,且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有直接影响。
应计盈余管理:由于涉及会计估计,因此可能更难被外部审计师发现,且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影响较小。
4. 风险:
真实盈余管理:由于涉及实际交易,因此风险较高,如违反会计准则、被监管机构处罚等。
应计盈余管理:虽然风险相对较低,但仍可能面临会计准则的质疑和监管机构的调查。
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在目的、手段、影响和风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