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比赛规则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比赛时间:
成年组比赛通常分为三局,每局2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
少年组比赛通常分为三局,每局1.5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
2. 比赛场地:
比赛在跆拳道专用垫子上进行,场地大小为12米×12米。
地垫周围应设保护网或安全围栏。
3. 得分方式:
直接得分:有效踢击或击打对方有效部位得1分。
连击得分:连续进行有效踢击或击打对方有效部位得2分。
三击得分:在对方连续进行三下有效踢击或击打后,立即进行有效反击得2分。
扣分:违规行为会被扣分,如犯规、越线、倒地等。
4. 有效部位:
跟对准对方头部(包括前额、两颊、下巴、颈部)和躯干(包括胸部、腹部、背部、腰部、肋部)进行有效踢击或击打。
头部有效踢击范围:头顶至颈部下缘,两侧至两肩。
5. 违规行为:
拦截、拉扯、抱摔对方。
在场上教练员指示下,不进行比赛。
在场上裁判员未示意的情况下,提前离开场地。
比赛中倒地不起,未能在裁判员规定时间内站起。
6. 胜负判定:
比赛结束时,根据得分高低判定胜负。
如果双方得分相同,则进行加时赛,直到分出胜负。
加时赛通常为1分钟,只有一方得分,另一方不得分。
7. 裁判:
比赛过程中,由主裁判、边裁判和记录裁判共同负责比赛规则的执行和判定。
以上是跆拳道比赛的基本规则,具体规则可能因不同组织和赛事有所差异。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