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太岁”并不是指一颗具体的行星,而是指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一种概念。太岁,又称岁星,是古人根据木星的运动来标记时间的。因为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12年,而古人将这一周期与地支相联系,因此将木星称为“岁星”或“太岁”,每年移动到地支中的一个,以纪年。
.png)
具体来说,木星每过一年就移动到地支的下一个位置,12年为一个周期,对应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例如,某一年是“甲子年”,那么12年后的那一年就是“甲子年”之后的下一个地支年,即“乙丑年”。
因此,太岁是木星的一种象征性称谓,而不是指一颗单独的行星。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