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水点豆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豆腐制作方法,以下是卤水点豆腐的基本配比:
原料:
黄豆:1000克
清水:约4000毫升(视黄豆吸水情况调整)
卤水(或石膏):约10-20克(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制作步骤:
1. 泡豆:将黄豆浸泡在清水中,一般浸泡时间为8-12小时,直到黄豆吸水膨胀。
2. 磨浆:将泡好的黄豆与清水一起磨成豆浆。
3. 煮浆:将磨好的豆浆煮沸,注意不断搅拌以防止豆浆溢出或糊底。
4. 冷却:将煮沸的豆浆冷却至室温或略低于室温。
5. 点浆:将冷却的豆浆倒入布袋中过滤,取其清浆。然后将卤水(或石膏)慢慢加入豆浆中,边加边轻轻搅拌,直至豆浆凝固成豆腐脑。
6. 成型:将凝固的豆腐脑倒入模具中,压紧,使其成型。
7. 切块:待豆腐凝固成型后,取出切块即可。
卤水(或石膏)的配比:
卤水:通常为豆浆的0.5%左右,即每1000毫升豆浆加入5克卤水。
石膏:通常为豆浆的0.5-1%,即每1000毫升豆浆加入5-10克石膏。
请注意,以上配比仅供参考,实际制作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同时,豆腐的口感和质地也会受到黄豆品质、水质和制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