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又称词格,是古代词曲中的曲调名称,相当于现代歌曲的曲名。词牌决定了词的格式,包括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声调等。以下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词牌及其格式:
1. 七绝(如《清平乐》)
格式: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举例:《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 五言绝句(如《浣溪沙》)
格式:每句五个字,共四句。
举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3. 五言律诗(如《登鹳雀楼》)
格式:每句五个字,共八句,要求对仗工整。
举例:《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七言绝句(如《静夜思》)
格式: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举例:《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六言绝句(如《凉州词》)
格式:每句六个字,共四句。
举例:《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些词牌及其格式是古代词曲中最常见、最简单的类型。词牌众多,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学习词牌格式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词曲。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