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也称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模式”或“基于学校的教师教育模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这种模式强调教师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实际教学情境,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师与学校环境的互动。
具体来说,这种模式的兴起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教育改革的需求:20世纪中叶,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如大学教育为主)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随着教育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3. 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师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 教育政策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教育政策开始鼓励和支持基于学校的教师教育模式,如美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法案”(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Act)。
因此,可以说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始于20世纪中叶,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中国,这种模式也得到了重视,并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