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3米需要支护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开挖深度超过3米(3米)或虽未超过3米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物安全的基坑支护工程。
土质的稳定性:质地较为松散的土壤更容易出现塌陷,特别是在雨季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风险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对于这类土壤条件,即使基坑深度未达到3米,也可能需要采取支护措施。
是的,在中国,根据《建筑基坑工程勘察设计规范》,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米(含3米)的基坑工程被定义为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具有一定特点:安全风险高:由于开挖深度大,地质条件复杂,易出现塌方、渗漏、地面沉降等问题,所以设计和施工需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标准,保障工程安全。
到5米的基坑必须要做基坑支护,首先要做基坑支护方案报专家组评估审核,尤其是5米基坑支护方案,待专家组审核通过后方可施工,同时报备相关监理公司及甲方(业主)审核,确认,签字认可,3米,5米的基坑,尤其是5米的基坑属于重大隐患安全工程,必须要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规范施工。
是否支护需根据由有资格的单位,依据基坑工程的地质情况、环境因素、周边负载来判断是否需要做支护。正常情况下,基坑大于5米就必须做支护,依照有关规定,基坑深度大于5米的,属于深基坑,必须让有资格的设计单位做基坑支护的准备。
基坑支护包括哪些
基坑支护主要包括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和土钉墙。地下连续墙:这是一种较为坚固的支护结构,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场合。在软土场地中,其悬臂式结构的使用深度一般不大于5米。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需要采取降水和排桩加截水帷幕等措施。
基坑支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支撑式支护结构:主要在基坑的四周设置支撑立柱或支撑梁,用来支撑土壤和周围结构,防止基坑变形或坍塌。常用于较深的基坑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重力式支护结构:主要利用自身的重量来平衡土壤压力和其他外部荷载,通常用于较浅的基坑。
浅坑常见支护形式:锚拉支撑:利用锚杆或锚索将支撑结构固定于土体稳定层,以抵抗土压力。斜柱支撑:采用倾斜的支撑柱来支撑基坑边坡。连续式垂直支撑:沿基坑边连续设置垂直支撑结构。间断式水平支撑:在基坑边坡上间隔设置水平支撑。断续式水平支撑:类似于间断式水平支撑,但支撑更加稀疏。
基坑支护的支护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支撑式支护 支撑式支护通过在基坑周围设置支撑结构,如支撑梁、支撑桩等,以承受和分散土压力,保持基坑的稳定性。 适用于深度较大、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重力式支护 重力式支护主要依靠自身重量和土压力平衡来维持稳定性。
基坑支护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支撑式支护结构:通过设置支撑构件来保持基坑周围土体的稳定性,适用于开挖深度较大且土质条件较差的基坑。挡土式支护结构:主要通过建造挡土墙或类似结构来防止土壤侵蚀和位移,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
常见基坑支护形式 自然放坡 (1)土方边坡自然放坡 在基坑(槽)开挖时,如果地质条件、周围条件允许,可放坡开挖;但在建筑密集的地区施工,常受场地的限制无法放坡,则需支护。
基坑3米和5米要做什么
1、对于3米和5米的基坑,需要做基坑支护,并遵循以下步骤和要求:制定基坑支护方案:无论是3米还是5米的基坑,都必须制定详细的基坑支护方案。方案应包含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法的描述等关键信息。专家组评估审核:支护方案完成后,需提交给专家组进行评估审核。
2、到5米的基坑必须要做基坑支护,首先要做基坑支护方案报专家组评估审核,尤其是5米基坑支护方案,待专家组审核通过后方可施工,同时报备相关监理公司及甲方(业主)审核,确认,签字认可,3米,5米的基坑,尤其是5米的基坑属于重大隐患安全工程,必须要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规范施工。
3、一次性放坡:适用于基坑深度小于3米的情况。分级放坡:当基坑深度达到4-5米时,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需要采用分级放坡。分级放坡通过将边坡分成多个层级,逐级放缓坡度,从而减小边坡的滑动力,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