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改革前后,在考试科目、分值、录取机制等方面都有所变化。以下是改革前后的主要区别:
改革前(2008-2019)
1. 考试科目:
理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
文科: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
2. 分值:
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其他科目各100分。
3. 录取机制:
以分数优先,根据志愿进行录取。
改革后(2020-至今)
1. 考试科目:
“3+1+2”模式:
“3”为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1”为物理或历史(选一)。
“2”为其他两科(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
2. 分值:
语文、数学、外语各100分。
“1”科目(物理或历史)180分。
“2”科目各100分。
3. 录取机制:
采用“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方式。
在招生录取时,将考生的高考总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依据。
总结
改革后,江苏高考在科目选择、分值分配和录取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旨在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评价。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