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肇:南唐最后的名将,最后却含冤而死
1、林仁肇是南唐最后的名将,他战功赫赫,却因宋太祖赵匡胤的反间计而含冤而死。林仁肇的战功与地位 林仁肇原本是闽国将领,闽国灭亡后,他成为南唐武将。956年,南唐中主李璟招募勇士时,林仁肇被封为将军,并在救援寿州的战役中立下大功,被封为镇海节度使。
2、林仁肇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名将,他原本是闽国将领,闽国灭亡后,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成为了南唐武将,一生战功赫赫,最后却没能得善终。956年,南唐中主李璟向天下招募勇士,林仁肇正好被人推荐,于是被封为将军,率军救援寿州。林仁肇全力阻挡后周军进击,立下大功,被封为镇海节度使,改镇武昌。
3、林仁肇,福建南平人,生性刚毅,体魄雄健,武艺高强,骁勇善射,身上刺有虎形纹身,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将。林仁肇原是五代十国之一的闽国将领,闽国灭亡后,一度赋闲在家。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柴荣派大军南下淮南,妄图灭亡南唐。
4、林仁肇(?-972年),建阳(今福建南平)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将。林仁肇原是闽国将领,后归南唐,救援寿州,并在正阳桥一役中逆风举火焚桥,力阻周军进击,被任命为镇海节度使,又改镇武昌。北宋建立后,林仁肇力劝唐后主,请求收复淮南,未被采纳,改任南都留守。
5、李从善大吃一惊,赶紧把消息传递回金陵。李煜竟然信以为真,下令毒死林仁肇。林仁肇百口莫辩,含冤而亡。北宋成功的借助李煜之手除掉了心腹大患。“小长老”左右李煜思想 李煜信佛,继位后大举扶持佛教。这引起了赵匡胤的注意,认为是一个影响南唐政局的机会。
6、”结果李煜胆怯畏战。赵匡胤知道后,视林仁肇为心腹大患,后来赵匡胤让人买通林仁肇亲信,偷走林仁肇的画像,挂在一个豪宅里,后来专门带南唐使臣来看豪宅,并说这个豪宅是皇帝御赐给林仁肇的,林仁肇已经归顺大宋。李煜听说之后,赐林仁肇鸠酒,林仁肇含冤而死。没过多久,南唐灭亡,李煜悔之晚矣。
南唐林仁肇.卢绛
1、不久,南唐被灭,李煜当了阶下之囚,因写词发泄悲愤之情,被宋太宗赵光义,他是赵匡胤的弟弟,用毒酒赐死,李煜终于和林仁肇落了个同样的结局。 卢绛(891年~975年),字晋卿,南昌(今属江西)人,一作宜春(今属江西)人。举进士不中,为吉州回运务计吏,以盗库金事觉,亡去。
2、卢绛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但却是李煜时代南唐少有的名将,可以与林仁肇并称。林仁肇因赵匡胤的离间计被李煜杀掉后,卢绛成为南唐军中唯一对北方军队保持胜率的高级将领。他出身与官宦世家,曾祖父卢肇是江西第一个状元,家庭非常之显赫。然而卢绛对科举并无太大的兴趣,反而从小喜欢军事和五枪弄棒。
3、无论是奋斗到最后的卢绛,还是被冤杀的林仁肇,他们都是南唐武将的代表。而在文臣方面,除了变法失败的潘佑,不得重用的韩熙载外,钟谟的忍辱负重也非常令人敬佩。他作为南唐派往后周的使者,借助后周世宗柴荣的威慑力,扶持国内欲复兴南唐的政治派系,为国家尽了自己的全力。
4、本不精明的李从善哪里晓得太祖的奸计,便派遣密使潜入南唐报告了李煜,李煜信以为真,又经不住另一将领皇甫继勋的挑唆竟然鸩杀了林仁肇。林仁肇之死也加速了南唐的灭亡,后来李煜又恐怕前线将领不轨,撤换了掉了卢绛,造成了前线军心涣散。
5、复非大将才,其亡宜矣,使林仁肇不以间死,卢绛得当攻守之任,胡则、申屠令坚辈,宣力围城中,虽天威临之,岂易遽亡哉,然则江南虽弱,曹彬等所以成功者,独其任人乖刺而已。吾以此知伐国之难也。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