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螟虫用什么农药最好
甲胺磷乳剂 用法:每亩用25~50克,加水35~50公斤喷雾。 效果:对高龄幼虫效果也很好,且能兼治黑尾叶蝉。 注意事项:安全间隔期早稻为20天,晚稻为40天;甲胺磷属高毒农药,要注意安全使用。 30%乙酰甲胺磷乳剂 用法:每亩用50~75克,加水35~60公斤喷雾,或加水5公斤弥雾。
毒死蜱: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对螟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敌百虫:也是有机磷农药的一种,对螟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对螟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氯氰菊酯:同样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可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包括螟虫。
对付稻田中的螟虫问题,不一定要依赖特效药。目前市场上使用效果较好的农药包括氯虫苯甲酰氨、四氯虫酰胺以及氯虫·噻虫嗪。这些药物在防治螟虫方面表现突出,但选择使用时仍需谨慎。螟虫的防治关键在于把握最佳的施药时间。
红脉穗螟虫的防治可以使用以下农药:化学农药:氯虫苯甲酰胺:高效低毒,对红脉穗螟有良好防效。溴氰菊酯:广谱杀虫剂,适用于多种害虫。毒死蜱:有机磷类杀虫剂,效果显著。阿维菌素:生物源杀虫剂,对红脉穗螟有效。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Bt):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对环境友好。
甘蔗枯心苗通常是由甘蔗螟虫(俗称钻心虫)引起。为了有效预防钻心虫,建议在种植时就采取措施。可以选择颗粒剂农药如杀虫双、杀虫单、甲拌磷、毒死蜱,或是使用近几年推出的高效低毒农药,例如先正达公司的福戈或度锐,以及杜邦的康宽。
涨水蛾是什么?怎么防治啊?
涨水蛾,又称螟虫,是一种害虫,多生活在水稻田及其周围的沟渠、水源、水库等水体中,以水稻为主要食物。随着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多,涨水蛾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然而,涨水蛾并不是不可防治的。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人们发现,涨水蛾最怕什么,就是科学防治。
涨水蛾也就是白蚁,消灭它们可通过以下途径。物理防治:可以利用其趋光性,在灯光下放一盆水,让有翅成虫趋光落水溺亡。也可用吸尘器直接吸除可见的白蚁。化学防治:使用专门的白蚁杀虫剂,如联苯菊酯等。
d. 木材处理也是一种预防涨水蛾的方法,将木材浸泡在药液中或涂刷药物,可有效防止涨水蛾侵蚀。
物理防治:在涨水蛾分飞季节,利用其趋光性,在灯光下放一盆水,让其扑向灯光后落入水中淹死。还可以用苍蝇拍等工具直接拍打飞在空中的涨水蛾。化学防治:可使用专门的白蚁防治药剂,如联苯菊酯等。将药剂喷洒在涨水蛾出没的地方,像墙角、门窗缝隙、木构件表面等,形成防护带。
物理防治:在灯光下放一盆水,利用涨水蛾的趋光性,使其扑向灯光后落入水中淹死。还可以用苍蝇拍等工具直接拍打可见的涨水蛾。 化学防治:使用专门的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对着涨水蛾直接喷洒,能快速将其杀死。也可在其飞行路径和栖息处喷洒滞留剂,形成防护带。
什么是螟虫?
涨水蛾,又称螟虫,是一种害虫,多生活在水稻田及其周围的沟渠、水源、水库等水体中,以水稻为主要食物。随着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多,涨水蛾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然而,涨水蛾并不是不可防治的。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人们发现,涨水蛾最怕什么,就是科学防治。
螟虫是螟蛾科昆虫的统称,也叫钻心虫,如水稻上的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玉米上的玉米螟,大姜上的钻心虫(姜螟)等。对于螟虫的药物防治,有很多杀虫剂可选择。但无论使用哪种杀虫剂,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使用时间。
水稻水稻螟虫就是俗称的钻心虫,它是水稻的主要的虫害,可用18%的杀虫双水剂每亩250-300毫升兑水喷雾或甩施,来减少水稻螟虫对水稻的伤害。在用药期间保持3-5厘米的浅水3到5天,可以提高药效。杀虫双(bisultap),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
螟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专门危害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小麦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螟虫的记载已有悠久历史。例如,《史记·龟策列传》中提到,“螟虫岁生,五谷不成”,描述了螟虫对农作物的严重危害,导致粮食歉收。在北魏时期,农业技术已有了一定发展。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