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非,寡过!
“蘧伯玉寡过知非,年二十,已始行反省功夫。”去年,我知道了,远在两千多前的春秋时的卫国,有一位名叫蘧伯玉的大夫,二十岁就觉悟了,天天反省,天天检讨。他晓得每天都有做错的事情,事情不怕做错,怕的是不知道。因为知道才能改,改过才能自新。
“当慕知非过能寡”出自宋代楼钥的《重阳淳生日时年四十九矣》。“当慕知非过能寡”全诗 《重阳淳生日时年四十九矣》宋代 楼钥 汝生四十九年春,犹记双亲喜得孙。当慕知非过能寡,敢言学易道弥尊。喜吾父子为知己,赖尔诗书遂满门。但得团栾长似此,年年萸菊醉清樽。
蘧伯玉年长孔子30多岁,是孔子的良师益友。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多次收留和帮助孔子。孔子对蘧伯玉非常尊敬,认为他是君子典范。个人修养与品德:蘧伯玉注重个人修养,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表现出寡过知非、与时俱进的优良品德。
儒家哲学始终强调“三省吾身”、“反躬求诸己”,要每天拷问自己是否躬身践履所学所知。《论语》曾记载蘧伯玉(相传是孔子好友,是卫国大夫,是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派人拜访孔子一事,来人回答说——“蘧先生总是惦记哪件事没做好没做到,要改过哦要改过”。
寡知的解释见“ 寡智 ”。 词语分解 寡的解释 寡 ǎ 少,缺少:寡薄。寡恩。寡陋。寡趣。优柔寡断。寡不敌众。 孤陋寡闻 。寡廉鲜(僴 )耻(不 廉洁 , 不知 耻)。 清心 寡欲。 淡而 无味 :寡味。清汤寡水。 妇女 死了 丈夫 :寡妇。寡母。寡居。 守寡 。
教秉尼山乐天安命;学符伯玉寡过知非。(五十岁)花甲正圆十年再造;林壬入颂百岁半临。(五十岁)五岳同尊唯嵩峻极;百年上寿如日方中。(五十岁)学到知非宏开寿域;年齐大衍共晋霞觞。(五十岁)五秩康强志如钢;四时健旺气若虹。(五十岁)元龙早日推湖海;安石中年有竹丝。
欲寡其过
1、“夫子”指孔子,相当于“先生”;“寡”指减少、缩减,这里指减少过错;“过”指错误、过失。【生活启示】这句话中的“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提醒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正。即使我们有意识地想要减少自己的过错,但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难以做到。
2、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恧nu良朋。仰慕严郑,乐道闲居。与世无营,神气晏如。咨余不淑,婴累多虞。匪降自天,实由顽疏。理弊患结,卒致囹圄ling yu。对答鄙讯,絷此幽阻。实耻讼免,时不我与。虽曰义直,神辱志沮。
3、遽伯玉有洁身自好的美名,这个孔子是知道的。当孔子见到遽伯玉的使者,也是一时心中好奇,问一问这位爱护自己名誉的老先生整日在家忙些什么?使者的回答有些笼统,“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4、蘧伯玉派遣使者访问孔子,孔子接待使者并询问其来意。使者回答说,先生正致力于减少自己的错误,但尚未完全做到。孔子对使者表示赞扬,称其为“好使者”。这段对话反映了孔子在追求完美过程中的自我反省与不断进步的精神。注释中提到,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孔子的好友。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