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补录什么人能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补录是针对部分职位因报名人数不足或考生放弃等原因而产生的空缺职位,重新组织报名和考试的过程。以下是对国考补录报名资格的常见问题解答,帮助考生了解自己是否符合报名条件。

一、哪些人可以报名国考补录?

1. 已通过国考笔试且未被录取的考生

已通过国考笔试但未进入面试或面试未被录取的考生,在符合补录公告中的报名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报名参加国考补录。

2. 符合报考条件的应届毕业生

符合国考报名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在公告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可以报名参加国考补录。

3. 具备相应学历和专业要求的在职人员

具有国家承认的学历和专业技能,且符合报考职位要求的在职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国考补录。

二、国考补录报名有哪些限制条件?

1. 报考人员需具备国家公务员的基本条件

报考人员需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等基本条件。

2. 年龄要求

一般要求报考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之间,部分职位可能会有年龄放宽的要求,具体以公告为准。

3. 学历和专业要求

报考人员需具备报考职位所要求的学历和专业,具体要求以公告为准。

三、国考补录报名流程是怎样的?

1. 查看补录公告

考生需关注国家公务员局或相关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查看最新的国考补录公告,了解报名时间和报名方式。

2. 网上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需按照公告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相关材料。

3. 确认报名信息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报名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4. 考试和面试

通过报名审核的考生,需参加笔试和面试,具体安排以公告为准。

版权声明

1 本文地址:http://www.zuoseoyh.com/xpa1r682.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2 本站内容除左左网签约编辑原创以外,部分来源网络由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及AIGC生成仅供学习参考。
3 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完全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服务用户,如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管理员。
5 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转载违法违规相关信息,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及任何不妥内容,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申诉反馈,经核实立即修正或删除。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部分内容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上一篇 2025年04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04月29日

读者热评推荐

  • 每天有多少人坐飞机

    全球每天乘坐飞机的乘客数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季节、节假日、经济状况、旅游趋势以及全球航空公司的航班数量等。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2019年全球航空旅客量达到了大约44亿人次。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航空旅

    2025-04-09 01:34
    17 0
  • 百家姓姓qian的字有哪些

    百家姓中姓钱(Qian)的姓氏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1. 钱 2. 钱?(li) 3. 钱学森 4. 钱钟书 5. 钱伟长 6. 钱三强 7. 钱伟长 8. 钱谦益 9. 钱伯初 10. 钱端升 这些只是部分例子,实际上“钱”姓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所以“钱”姓的字汇非常丰富。

    2025-04-12 14:49
    10 0
  • 动森蜘蛛什么时候刷

    《动物之森:新地平线》中的蜘蛛(或称为“蜘蛛小姐”)通常在晚上出现,尤其是在晚上10点之后。它们会在玩家家中随机位置出现,有时会在窗户上,有时会在地板上。不过,蜘蛛的出现并没有固定的规律,所以玩家可能需要耐心等待。 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看到蜘蛛机会的建议: 1.

    2025-04-17 17:43
    15 0
  • 玛氏笔试怎么准备

    以下是关于准备玛氏笔试的一些建议: 了解笔试类型 玛氏的笔试通常包括逻辑推理、数学计算、文字理解等题型,也可能会有英语能力测试。提前通过各种渠道,如往届考生的经验分享,了解具体的题型分布和重点。 针对性练习 - 逻辑推理:可以通过做行测题、逻辑推理游戏等提高思维

    2025-02-25 01:32
    28 0
  • 舌可以组成什么字

    舌可以组成以下汉字: 1. 舌 2. 舌头 3. 舌苔 4. 舌根 5. 舌咽 6. 舌下 7. 舌战 8. 舌战群儒 9. 舌舔 10. 舌音 这些字都与舌头或言语有关。

    2025-03-18 14:57
    18 0
  • 传统文化教育要求

    传统文化教育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涵盖中国历史、文学、哲学、艺术、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

    2025-04-08 21:06
    2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