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它通过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施加预应力,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后张法主要分为粘结后张法和无粘结后张法,以下是这两种方法的区别:
1. 粘结后张法:
原理: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在钢筋或钢绞线周围设置隔离层,以防止混凝土与钢筋直接接触。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穿过隔离层,并张拉至设计预应力值。
特点:
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存在隔离层,避免了钢筋锈蚀和混凝土腐蚀。
施工过程中,钢筋或钢绞线容易定位和调整。
但需要设置隔离层,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2. 无粘结后张法:
原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外包一层塑料套管,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混凝土腐蚀。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塑料套管抽出,并对钢筋或钢绞线进行张拉。
特点:
无需设置隔离层,简化了施工过程,降低了成本。
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在混凝土中自由移动,有利于混凝土的均匀浇筑。
但塑料套管可能存在老化、破损等问题,影响预应力效果。
总结:
粘结后张法适用于对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桥梁、高层建筑等。
无粘结后张法适用于施工环境复杂、成本要求较低的场合,如地下工程、隧道等。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