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反弯点法对框架结构进行内力计算时,通常基于以下假定:
1. 材料均匀性:假定结构材料是均匀的,即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能相同。
2. 小变形假定:假定在结构受力后,其变形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即结构在受力后仍保持平面状态。
3. 截面变形的一致性:假定在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各个截面变形是一致的,即截面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是同步的。
4. 反弯点位置:假定在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矩图呈抛物线形状,且梁的弯矩在跨中达到最大值,在支座处为零。因此,可以确定梁的反弯点位置。
5. 忽略轴向变形:假定在荷载作用下,梁的轴向变形可以忽略不计,即梁的轴向变形对内力的影响可以忽略。
6. 节点刚性:假定节点是刚性的,即节点在受力后不会发生转动,节点上的各个杆件可以视为连接在同一个节点上。
7. 荷载分布:假定荷载分布是均匀的,或者可以简化为点荷载、均布荷载等。
8. 忽略剪切变形:在计算梁的内力时,可以忽略剪切变形的影响,即认为梁的剪切变形对内力的影响可以忽略。
这些假定使得反弯点法在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简化了计算过程,但同时也意味着在实际情况中,计算结果可能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