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中国教育改革较为前沿的省份之一,高考改革也是其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江苏高考改革前后的主要区别:
改革前:
1. 考试科目:
文理科分开,文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历史、地理、政治),理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2. 分值分配:
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300分。
3. 志愿填报:
通常分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等批次,每个批次填报志愿数量有限。
4. 加分政策:
有一些加分政策,如体育特长生、少数民族等。
改革后:
1. 考试科目:
文理科合并,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另外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的3门。
2. 分值分配:
总分仍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选考科目每门100分。
3. 志愿填报:
采用“3+3”模式,即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填报6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包含3个专业。这种模式增加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灵活性。
4. 考试时间:
选考科目由原来的统一时间改为考生自行选择,增加了考试的灵活性。
5. 加分政策:
改革后,加分政策得到了调整,部分加分项目被取消,如体育特长生加分等。
江苏高考改革后,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和灵活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