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后伸长和最大力总延伸是材料力学中描述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变形的两个不同参数,它们分别反映了材料在断裂前所能达到的变形程度。
1. 断后伸长(Ultimate elongation):
定义:断后伸长是指材料在拉伸至断裂时所增加的长度与原始长度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断后伸长率 = (断裂后的长度 原始长度) / 原始长度 × 100%
意义:这个参数主要用来衡量材料在断裂前的塑性变形能力。断后伸长率越高,说明材料的塑性好,即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大的变形而不断裂。
2. 最大力总延伸(Total elongation at maximum force):
定义:最大力总延伸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拉伸到达到最大力(即最大载荷)时增加的长度与原始长度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最大力总延伸率 = (最大力时的长度 原始长度) / 原始长度 × 100%
意义:这个参数反映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达到最大载荷时的整体变形程度。它不仅包括了塑性变形,还包括了弹性变形。最大力总延伸率越高,说明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大的变形。
总结:
断后伸长主要关注材料在断裂前的塑性变形能力,而最大力总延伸则关注材料在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变形程度。
断后伸长只计算到材料断裂时的变形,而最大力总延伸则计算到材料达到最大载荷时的变形。
断后伸长率通常高于最大力总延伸率,因为最大力总延伸率包括了弹性变形部分。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