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服从志愿,也称为“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或“院校服从志愿”,是指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考生在填报的若干个平行志愿之外,额外选择的一个或多个院校志愿。当考生所填报的所有平行志愿均未被录取时,如果考生选择了“院校服从志愿”,那么就有机会被这些服从志愿的院校录取。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院校服从志愿的作用:当考生所填报的所有平行志愿都没有被录取时,如果选择了“院校服从志愿”,那么考生就有机会被这些院校录取。
2. 院校服从志愿的选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同意”或“不同意”院校服从。如果选择“同意”,意味着在所有平行志愿未被录取的情况下,愿意被其他院校录取;如果选择“不同意”,则表示不愿意被其他院校录取。
3. 院校服从志愿的风险:选择“院校服从志愿”虽然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但也存在被录取到不太理想的院校或专业的风险。
4. 院校服从志愿的录取规则:不同省份和高校的录取规则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院校服从志愿的录取会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专业志愿、院校志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院校服从志愿是一种增加录取机会的方式,但考生在选择时需要权衡利弊,根据自身情况和意愿做出合理决策。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