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这首诗的讲解:
【原文】
春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讲解】
1. 标题解析:
“春怨”:春天的怨情,通常指女子在春天因思念远行的丈夫而感到的愁怨。
2. 首句“闺中少妇不知愁”:
“闺中”:指深闺,即女子的住所。
“少妇”:年轻的妻子。
“不知愁”:表面上说这位少妇似乎并不懂得忧愁,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反衬手法,为后文的“愁”做铺垫。
3. 次句“春日凝妆上翠楼”:
“春日”:春天的时候。
“凝妆”:精心打扮。
“翠楼”:华丽的楼阁。
这句诗描绘了少妇在春天精心打扮后登上翠楼,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4. 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
“陌头”:田间小路旁。
“杨柳色”:杨柳的翠绿色。
这句诗写少妇在楼上看到了路边的杨柳,引发了她的思绪。
5. 末句“悔教夫婿觅封侯”:
“悔教”:后悔让。
“夫婿”:丈夫。
“觅封侯”:追求功名利禄。
这句诗表达了少妇看到杨柳后,心中涌起的对丈夫追求功名利禄的后悔之情。她意识到,自己的丈夫可能因为追求功名而忽略了家庭和她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反转,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女性的内心世界。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