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会计分录解析:常见疑问深度解答
在财务会计领域,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两种投资的会计分录对于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以下将针对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会计分录中的常见疑问进行深度解答。
常见问题一:股权投资初始确认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股权投资初始确认时,如果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应按投资成本计量;如果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则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营业外收入。
- 投资成本大于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 贷:银行存款等
- 投资成本小于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 贷:银行存款等
- 借:营业外收入
-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常见问题二:如何进行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债权投资在初始计量时,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相应的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后续计量则根据债权投资的性质(如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不同处理。
- 初始计量:
- 借:债权投资——成本
- 贷:银行存款等
- 后续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
- 借:应收利息
- 贷:投资收益
- 后续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贷:其他综合收益
常见问题三: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在减值测试中的会计处理有何不同?
股权投资在减值测试中,如果存在减值迹象,应按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而债权投资则需进行预期信用损失测试,根据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 股权投资减值:
- 借:资产减值损失
-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 债权投资减值:
- 借:信用减值损失
-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