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人踏勘现场是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帮助投标人全面了解项目现场的条件,以便于合理编制投标文件。以下是关于投标人踏勘现场的一些规定:
1. 踏勘时间: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踏勘现场的时间,通常在投标截止时间前的一定时间内。
2. 踏勘方式:招标人应当组织投标人集体踏勘现场,不得单独安排投标人踏勘。
3. 踏勘内容:投标人应全面了解项目现场的地形、地貌、交通、环境、资源、政策、法律法规等条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a. 项目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
b. 项目现场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
c. 项目现场的安全、环保、消防等设施;
d. 项目现场周边的环境、社会资源、政策法规等;
e. 项目现场的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的信息。
4. 踏勘要求:
a. 投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踏勘现场;
b. 投标人应严格遵守现场秩序,不得损坏现场设施;
c. 投标人不得擅自进入非公共区域;
d. 投标人不得泄露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其他投标人的商业秘密。
5. 踏勘结果:投标人应根据踏勘现场的情况,在投标文件中对项目现场的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6. 踏勘费用:招标人应当承担组织投标人踏勘现场的费用,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
7. 其他规定:
a. 招标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投标人参加踏勘现场;
b. 招标人不得要求投标人承担踏勘现场的费用;
c. 招标人不得在踏勘现场时泄露招标信息。
投标人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进行踏勘现场,以确保投标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