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小故事,要短一点的。急需!!!~
1、5年暑假过后,朱自清应聘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李健吾这时刚好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上第一堂课,朱自清点名,点到李健吾时,问道:“这个名字怪熟悉的, 是不是常在报纸上写文章的那个李健吾?”李健吾“不敢瞒老师,是我。
2、年的朱自清正处在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年,一次他来到琉璃厂的华洋书庄,发现了一本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14元。在那个年代,这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不舍得这笔钱,但又觉得这部字典太有价值了,因此苦思冥想后决定拿自己那件父亲送的皮大氅去当铺换钱。
3、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
4、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5、朱自清《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关于朱自清的小故事
1、关于朱自清的5个小故事如下:朱自清卖皮衣买书:1920年,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时,为了购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毅然将自己结婚时父亲做的皮大氅拿到当铺当了,用所得的钱买下了这部字典。朱自清显气节:1948年初,朱自清身患重病,但仍毫不犹豫地在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2、朱自清卖皮衣买书 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14元。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氅还值点钱了。
3、朱自清的故事可真不少呢,让我来给你讲讲两个有趣又感人的小故事吧!嗜书如命的朱自清 当大衣买书:朱自清可是个书迷,他特别喜欢买书、读书。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