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教育群体是指在非正式教育环境下,人们自发组织、互动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自发性:非正式教育群体的形成往往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需求或者目的,而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和规定。
2. 互动性:成员之间在非正式教育群体中,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进行互动,共同学习和成长。
3. 灵活性:非正式教育群体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相对灵活,可以根据成员的需求和兴趣进行调整。
4. 自主性:成员在非正式教育群体中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和进度。
5. 紧密性:由于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非正式教育群体往往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6. 持续性:非正式教育群体的学习过程往往是持续的,成员在群体中不断学习、积累和成长。
7. 效益性:非正式教育群体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8. 个性化:非正式教育群体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可以满足成员的多样化需求。
9. 无形性:非正式教育群体通常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其存在形式相对无形。
10. 隐蔽性:由于非正式教育群体的学习活动往往在业余时间进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非正式教育群体是一种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教育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