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浇口、侧浇口、点浇口是注塑成型中常见的浇口类型,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应用场合和特点:
1. 直接浇口(又称主流道浇口):
应用场合:适用于注塑厚度较大的制品,或者制品的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情况。
特点:
成型速度快,因为熔融塑料直接进入模具型腔,减少了流动距离。
适合快速生产,成本较低。
模具设计简单,加工方便。
成型收缩率较大,可能导致制品表面有较多缩痕。
容易产生冷料和喷射纹。
2. 侧浇口(又称侧流浇口):
应用场合:适用于厚度较大、形状复杂的制品,或者要求制品表面质量较高的场合。
特点:
成型收缩率较小,制品表面质量较好。
可以减少流道长度,提高模具的冷却效率。
可以通过调整浇口位置来控制熔融塑料的流动方向,有利于成型复杂形状的制品。
侧浇口设计相对复杂,模具加工难度较大。
3. 点浇口(又称针点浇口):
应用场合:适用于注塑精度要求高、表面质量要求好的制品,如薄壁、细长、形状复杂的制品。
特点:
成型收缩率小,制品表面质量优良,无流痕和缩痕。
浇口位置灵活,可以设置在制品的隐蔽部位,不影响外观。
减少熔接痕,提高制品的整体美观性。
对模具设计和加工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浇口的主要作用包括:
引导熔融塑料进入模具型腔,实现制品的成型。
控制熔融塑料的流动速度和方向,以减少成型缺陷。
通过浇口设计,优化模具的冷却系统,提高制品的冷却效率。
在某些情况下,浇口还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空气进入型腔,影响制品质量。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