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字旁一个缘去掉绞丝旁念什么
1、左边口右边缘去掉绞丝旁的字是:喙,读音为:huì 喙的部首是:口 喙:名词 (1) (形声。从口,彖(tuàn)声。本义:鸟兽的嘴)(2) 鸟兽及某些其它动物(如乌龟和章鱼)的嘴 。如:喙息(用口呼吸的禽类)(3) 人的嘴 。如:喙争(犹言口舌之争)喙长三尺(嘴长三尺的人。
2、喙 【huì】 基本意思:嘴,特指鸟兽的嘴:长喙。短喙。 借指人的嘴:百喙莫辩。不容置喙(不准插嘴)。 笔画数:12部首:口 喙 【huì】【名】 (形声。从口,彖(tuàn)声。本义:鸟兽的嘴) 鸟兽及某些其它动物(如乌龟和章鱼)的嘴〖beak;snout〗。
3、“喙”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是huì。其主要含义是指鸟兽的嘴,比如长喙或短喙。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喙”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嘴,如“百喙莫辩”和“不容置喙”。在日常语言中,人们有时也会用“喙”来描述一种疲困的状态,或是喘气、喘息的情况,如“喙息”。
4、读作彖字。彖tuan或tuàn。其字形结构为从彑从豕。彑字在古代指代猪头,豕则是猪的古文字。彑与豕联合起来,形象地描绘了猪嘴的形态,上吻部半包住下吻部。因此,彑与豕合在一起,形象地表示了半包边的猪嘴。这是彖字的本义。
5、彖字的读音是tuàn,部首是彑部,共有9画。 彖辞是《易经》六十四卦开头的卦辞,与爻辞相对。 彖辞对整卦的吉凶进行断定,而爻辞只断定单爻的吉凶。 古人将“彖”解释为“断”,即断定吉凶。 彖辞根据整个卦象进行断定,如《系辞上》所述:“彖者,言乎象者也。
缘去掉绞丝旁是什么字?
汉字:蠡。“缘”去掉绞丝旁,下面两个“虫”是蠡。蠡 拼音:lǐ。部首:虫。总笔画:21。字形:上下结构。笔顺:释义:基本含义为虫蛀木;引申含义为器物经久磨损要断的样子。在古代汉语中,“蠡”常用作人名、地名用字,如:范蠡、蠡县。相关组词 蠡湖[lí hú]释义:湖名。
彖 tuàn ㄊㄨㄢˋ《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辞(亦称“卦辞”)。
读作彖字。彖tuan或tuàn。其字形结构为从彑从豕。彑字在古代指代猪头,豕则是猪的古文字。彑与豕联合起来,形象地描绘了猪嘴的形态,上吻部半包住下吻部。因此,彑与豕合在一起,形象地表示了半包边的猪嘴。这是彖字的本义。
彖读音:tuàn 彖简体部首:彑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繁体部首:彐部,五笔:XEU,仓颉:VNMO,郑码:ZMGQ。四角:27232,结构:上下,电码:1740,区位:6972。释义:解释卦义的文字:彖辞(亦称“卦辞”)。汉字笔画:“彖辞”,就是《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开头的卦辞。
彖tuàn 《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辞(亦称“卦辞”)。
鶨 拼音:chuàn zhì chuàn 古书上说的一种勾嘴鸟。亦称“痴鸟”。zhì 古同“雉”,野鸡。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