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支护是确保隧道稳定、安全的重要措施。支护分为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两种类型,以下是它们的定义和区别:
1. 主动支护(Active Support):
主动支护是指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为了主动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应力分布,采取的一系列主动干预措施。主动支护的目的是提前施加一定的支护力,以阻止围岩变形和应力集中,保持围岩的稳定性。常见的主动支护措施包括:
预应力锚杆:通过锚杆施加预应力,使围岩在开挖前就处于受压状态,从而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
预制混凝土衬砌:在开挖前先施工一段混凝土衬砌,形成稳定的围岩支撑体系。
稳定板:在开挖面附近设置固定板,阻止围岩的滑移和坍塌。
2. 被动支护(Passive Support):
被动支护是指在隧道开挖后,当围岩发生变形和应力集中时,采取的一系列被动干预措施。被动支护的目的是在围岩发生较大变形后,通过施加支护力来恢复围岩的稳定性。常见的被动支护措施包括:
钢筋混凝土衬砌:在开挖后施工混凝土衬砌,对围岩进行加固。
钢支撑:在开挖后设置钢支撑,如钢拱架、钢架等,以防止围岩坍塌。
稳定网:在开挖后铺设稳定网,对围岩进行加固,防止其滑移和坍塌。
总结:
主动支护是在隧道开挖前就采取的干预措施,目的是预防围岩变形和应力集中;被动支护是在隧道开挖后采取的干预措施,目的是在围岩发生较大变形后恢复其稳定性。两种支护方式在隧道施工中相互配合,共同确保隧道的安全稳定。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