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参公单位算考取公务员了吗
1、不是的,参公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是政府委托或受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参公单位人员需要具体分析,通过国家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在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并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完全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因此在实质上也是公务员;同时参公单位中还有一些人是工勤人员,显然他们并不属于公务员。
2、省考参公编制人员严格意义上不算公务员,但参照公务员管理。参公编制全称“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3、参公并非公务员编制,而是介于公务员与事业编之间的特殊编制。以辽宁省为例,在2018年之前,参公与公务员在工资标准、晋升条件等方面执行相同政策,满足条件的参公人员可以调至公务员岗位成为公务员,两者之间仅存在一个名称上的差异。
4、通过省考并不都是公务员。通过省公务员考试进入单位的有两种编制,一种是参公编制,一种是公务员编制。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是事业编,普通事业编制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
5、参公单位并非公务员编制,也非事业单位编制,它们处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之间。可将参公单位视作没有编制的公务员。参公单位与公务员享有相同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即同工同酬。但唯一的差异是参公单位成员并未获得正式编制。参公单位的设立初衷是为了借鉴公务员制度的优势,同时利用事业单位的灵活性。
6、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和公务员的区别根本区别就是编制不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
通过公务员考试,被参公单位录取,是公务员身份吗?
是的。这个参公的意思就是比照公务员身份来的,待遇,地位和公务员是一样的,提拔途径和上升空间也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放心去单位,身份是公务员身份的,不用担心。公务员该有的补贴都有的。
不是的,参公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是政府委托或受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
不是公务员。根据国家规定,公务员单位与参公单位之间的人员调动,会导致编制性质的转换。从公务员单位调动到参公单位,或反之,都会引起身份和性质的改变,从行政编变成事业编,反之亦然。这表明事业编与公务员及参公单位在身份和性质上有本质区别。
“参公”这一术语是政府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的通俗表述,指的是那些不属于公务员序列,但由政府委托或授权执行行政执法职能的人员。 参公单位中的人员是否属于公务员,需具体分析。
根据《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在录用工作人员时,必须按照公务员录用办法进行。参加考试被录用后,这些工作人员在很多方面与公务员基本没有差别。唯一的区别在于,如果是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录用,占用的是事业编制,身份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具体来说,参公单位的工作人员虽然在编制上属于事业单位,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的管理和考核方式更接近于公务员。他们能够参与公务员的培训、晋升机制,甚至可能有机会参与公务员的选拔。参公管理单位的这种特殊性,在于它既要保持事业单位的灵活性,又要确保其工作人员能够享受到公务员的待遇。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