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提档,即提档是指高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专业志愿、综合素质等因素,从招生考试机构获取考生电子档案的过程。以下几种情况下,考生可能会被高校提档:
1. 符合投档条件: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或超过高校的投档分数线,并且符合高校的招生章程中规定的投档条件。
2. 专业志愿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与高校招生计划中的专业志愿顺序相匹配,或者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符合高校的调剂要求。
3. 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当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时,高校可能会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调剂志愿,将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
4. 特殊类型招生:考生通过艺术、体育、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考试,成绩达到高校要求,也会被提档。
5. 加分或降分录取:根据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考生如果获得加分或降分录取资格,且符合高校的录取要求,也会被提档。
6. 专项计划:如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等,考生如果符合这些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且成绩达到要求,也会被提档。
7. 征集志愿:在第一轮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果高校仍有剩余招生计划,会进行征集志愿,此时符合条件的考生也会被提档。
提档并不代表一定被录取,高校在提档后还会对考生的电子档案进行详细审查,最终决定是否录取。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