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提及的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五个坚持、五大目标、十大任务...
1、主题:科学发展 主线:加快转变经济方式 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3、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二五”的目标突出了“富民”。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把“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人本化”的发展,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障民生,维护公平。
4、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5%提高到55%。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规划从何时开始
“十二五”规划: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结束。“十三五”规划:紧接着“十二五”,从2016年起步,直至2020年。“十四五”规划:则是在“十三五”之后,从2021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25年。这三个时期都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每一个五年规划都承载着特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体现了国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规划和战略布局。
“十二五”规划的时间跨度是从2011年起始,至2015年终止。 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十二五”规划从2011年开始。以下是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一些关键信息:起止时间:2011年至2015年。“十二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这一时间段内实施。规划周期:中国的五年规划制度始于1953年,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段来制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1、“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扩大内需与经济转型:强调建立长期的消费需求增长机制,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通过增强创新能力,聚焦新型战略型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调整城乡结构,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
2、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八个重点内容 一是通过扩大内需,特别是通过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二是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优化经济结构;三是通过推进城镇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城乡结构;四是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十二五”规划具体从2011年开始,至2015年结束,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4、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