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许多成语都源自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以下是一些出自三国的成语及其典故:
1. 三顾茅庐 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终于请他出山辅佐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2. 卧薪尝胆 指越王勾践为了报仇,卧薪尝胆,刻苦自励的故事。虽然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不是三国,但与三国时期的勾践有关,因此常被提及。
3. 赤壁之战 指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进行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成语“火烧赤壁”就出自这场战役。
4.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描述关羽在投奔刘备时,历经艰难,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到达刘备军营的故事。
5. 曹操败走华容道 指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被周瑜围困,最后在华容道被关羽放走的故事。
6. 七步成诗 指曹植在七步之内就能作出一首诗,形容才思敏捷。出自《三国演义》。
7. 三顾频烦天下计 指诸葛亮三次上山拜访刘备,为他出谋划策的故事。
8. 身在曹营心在汉 形容人虽然身处敌对一方,但心仍然向着原来的阵营。出自《三国演义》。
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描述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勤勉,意为勤勤恳恳,竭尽全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0. 乐不思蜀 指刘禅在蜀汉被魏国灭亡后,仍然沉迷于享乐,不知忧患。出自《三国演义》。
这些成语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也成为了后人常用的成语典故。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